本期封面是在泰国留学期间拍摄的,和早起有什么关系呢,可能对我来说,它们都是为生活建立秩序的一种手段吧。

我自从辞职独自创业后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,才慢慢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,虽然碰上重要紧急的项目该熬还是要熬夜,这是作为设计师尤其是 CG 领域难以避免的状况,当然,高强度工作后给自己放几天长假,该睡懒觉还是睡懒觉。

最近和小伙伴聊天刚好聊到早睡早起这个话题,他们很好奇我不上班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卷?哦对,目前我正常工作日的作息是上午 5 点半起床,下午 6-7 点后休息,9 点半或 10 点睡觉。在朋友眼里,这样的节奏简直像个提前退休的老大爷。

我的回答是,这样做会有白给的福利。

首先,作为设计师,熬夜加班是不可避免的。长期来看对身体有危害众所周知,但短期内还有个难处理的问题是,随着年纪增长,每次熬夜后人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。

我自己就非常明显,例如上大学的时候,随便通宵做作业,第二天和没事儿一样。但现在几乎需要睡上十几个小时才能勉强消除疲惫,很难集中注意力。也就是说,未来工作的效率只会越来越低。

然后我就想,既然熬夜无法避免,无论如何都是需要睡那几个小时,也无法避免,最优解是换成熬“早上”,直接把整体生物钟提前嘛。而且早上思维最活跃,适合专注处理问题,也没几个上班的客户会在早上联系你要交付什么,更没人来打扰。等一天事情处理完了大概率天还没黑,这时还能有更多的条件处理别的琐事,比如理个发、拿快递什么的。

其实,与其说是“白给的福利”,更贴切的描述是“找回本来就是你的时间”。

通常人们认为,早起是容易的,坚持每天早起会难一些。在我看来,最难的部分是,在睡懒觉和早睡早起两种状态下切换自如。坚持做一件事,让这件事变成一种习惯是容易的。那么该如何让随时切换两种甚至更多种习惯也变成一种习惯呢?这需要定力和韧性。

Dropbox 品牌视觉更新
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上次用 Dropbox 还是上大学的时候,当时存的豆瓣 top100 的电子书,现在还躺在里面。之后一直没用主要是因为网络上太不方便了,如果它不在墙外,国内的网盘除了 OneDrive 和 Dropbox 几乎不会考虑别家了。

一家专注做云存储服务的企业还这样注重设计,十分难得。

一个副业应用的开发心得
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这是一篇讲述独立开发经历的博文,作者开发的应用叫“诗鲸”。有意思的是,我曾经用过这款 app,现在它已经全网下架了,但我的一台旧手机里还装着。

人生切割术 第二季
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心心念念终于等来了,上一季的结尾太吊胃口,忍了三集才开始看,好在制作水准依旧在线,十分推荐去看。另外新片头也设计的十分巧妙,超现实的视觉语言太喜欢了。

硅基流动使用 DeepSeek R1/V3

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

DeepSeek 官网无法调用 API 之后,这是目前发现比较好用的一个平台,可以在 Docker 中的 lobechat 上设置。实测和 App 端感觉隐约还是有些区别,说不上来。不过好在有很多不同的蒸馏模型可选。更多玩法还在抽空闲时间测试,先挖个坑吧。

点击本段小标题的链接是我的注册邀请链接,如果你有兴趣注册的话,我们都会被赠送价值14元的使用额度。不喜欢的话去掉链接后面的邀请码即可。